2025年北京市文化系统优秀指挥(合唱)培训班开班 顶尖专家授课助力专业能力提升

时间: 2025-10-28 浏览数 40

+1 点赞 0收藏 分享

 

金秋时节,弦歌不辍。10月28日,2025年北京市文化系统优秀指挥(合唱)培训班在北京市文化馆正式开班。本次培训为期4天,由北京市文化馆主办,旨在提升全市文化系统合唱指挥人才的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文化馆副馆长明子琪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朱步熹、北京市第五十中学金帆合唱团钢琴指导刘宇涵等专家出席,来自全市各区文化系统、美育基地及金帆合唱团体的60余名优秀合唱指挥骨干参加培训。

 


一、顶尖专家阵容“坐镇”,构建“理论+实战”培训体系


开班仪式上,明子琪副馆长指出,合唱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指挥作为团队的“灵魂”,其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合唱艺术的呈现质量与文化传播效果。为确保培训实效,北京市文化馆联合国内合唱领域权威专家团队,精心设计课程体系,涵盖理论教学、创作解析、实战演练与赛事观摩四大模块。


本次培训师资阵容堪称“豪华”: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朱步熹深耕合唱指挥教学四十余年,将系统讲授指挥基础理论与经典范式;青年作曲家吴可畏将结合示范团队排练,解析新时代合唱作品的创作逻辑与情感表达;上海音乐学院王燕教授、指挥家孟大鹏老师聚焦合唱指挥法,用谱例传授合唱指挥干货,夯实合唱指挥基础。


二、聚焦“实战实效”,4天课程打造能力提升“快车道”


本次培训紧扣“实用、实战、实效”原则,着力破解基层合唱指挥“手势不规范”“声部融合度低”“作品理解浅表化”等痛点问题。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板块:


理论筑基:朱步熹、王燕、孟大鹏等专家将通过“案例教学+现场示范”,讲解指挥手势、节拍控制、情感处理等核心技能,帮助学员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


创作赋能:吴可畏老师结合自身创作实践,解析当代合唱作品的“叙事逻辑”,指导学员如何通过指挥让“乐谱音符”转化为“有温度的艺术表达”;


实战观摩:培训期间特别安排第十二届首都市民合唱周赛事观摩,重点学习示范团队的指挥技巧、声部编排与情感传递,让学员在对标先进中汲取经验。



三、以专业能力筑牢合唱艺术根基


明子琪副馆长结合第十二届首都市民合唱周全市群众合唱百团汇演,针对当前基层合唱指挥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对参训学员提出七点具体要求:


一是根据团队情况精准设计选曲;二是推动合唱艺术的多元化审美,打破单一审美局限;三是主动关注行业发展,密切关注国内外合唱艺术发展趋势,站位首都北京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大格局;四是夯实基本合唱指挥法;五是狠抓基础训练质量,在音准、节奏、语言咬字等核心要素上“下苦功”;六是坚持三人行必有我师,树终身学习理念,常用“归零”心态持续精进;七是高度重视总谱阅读能力,从乐谱中挖掘作品的深层情感与逻辑,让指挥更具“穿透力”与“说服力”。


“合唱指挥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文化的桥梁。”希望学员将这七点要求融入培训与实践,真正成为“懂艺术、接地气、能创新”的基层合唱领路人。


明子琪副馆长还提出,作为基层文化美育普及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个人艺术审美和认知要紧跟时代百姓的审美,才能真正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本次培训是北京市文化馆推进“文化人才培育计划”的重要举措,后续还将结合群众文化需求,开展系列专题培训,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注入专业人才力量。



来源:创作辅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