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作品赏析:《陶然亭上等日落》(钱金利)
编者按
北京市文化馆举办的“文旅同心向未来”——美丽京畿第七届“创写北京”《首都公共文化》征文活动,受广大作者热烈响应,共收征文649篇,创下了历届“创写北京”征文活动征稿数量之最。来自全国31个自治区、省和直辖市的征文热辣滚烫纷至沓来,也创下“创写北京”历年投稿地域最广的记录。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18篇,三等奖26篇。即日起,我们将精选本次征文活动中的获奖作品,与广大网友共赴美文之旅。
陶然亭上等日落
作者:钱金利
五月,有陶然亭上最好的日落。
傍晚,我沿太湖石浮沉的湖岸线,穿过柳树柔软的枝叶,去陶然亭等日落。
太阳在西天,走得不紧不慢。东湖边,等候日落的老人,架着三角架,托着单反、微单、手机,不紧不慢地聊着家常琐事,说着国际风云。
天很蓝,五月的风,吹得不紧不慢。偶有年轻人, 原本没打算迎接这个缓慢降临的日落,没三角架,亦跟着不紧不慢下来。坐太湖石上,举起手机,等日落。
“咔”一声,又“咔”一声,拍落日往下走的脚步。天很蓝,云很多。此刻,天上风云变幻。一幅《千里江山图》,又一幅《富春山居图》。一会儿聚成太湖, 一会儿散成北海。一会儿来一条龙腾,一会儿来一次虎跃,一会儿又是牛羊成群。天空是一张辽阔的宣纸,落日在纸上随意地涂画。
湖面,是另一张画纸;纸上,是另一幅图画。水波把落日拉得很长,铺开金灿灿的一道霞光。从湖的西边, 一直铺到东岸。湖虽不如天空阔大,亦能容下整个天空。水波荡漾,风起云涌,一圈一圈,无法复述的色彩。
柳树用柔软的枝条,编织落日下沉的地平线。隔着一条细长的地平线,其上一幅,在天,似工笔,笔触细腻,纤毫毕露,清晰而传神。其下一幅,在湖,是写意, 笔触豪放,水墨洇染。又似莫奈油画《圣乔治马焦雷的黄昏》,每一笔,每一划,每一抹颜色,都在阳光下跳跃。他的画笔下,有世界上最壮观的日落。
“落日融金,暮云合璧”。八百年前,宋人李清照只用八个汉字,便画下一幅炫丽的《落日图》。
同样壮观。同样美好。
陶然亭公园,在北京西城区,太平街,近南二环。我住鸭子桥路,骑单车,沿白纸坊西街、白纸坊东街,过菜市口大街,至陶然亭路,便是公园北门。
对北京,我是过客,是游客。匆匆而来,匆匆而走。来此学习,课表很满,只能忙里偷闲,趁傍晚,走一走陶然亭。园内有湖,称“东湖”、称“西湖”、称“南湖”。一园三湖,绍兴的、杭州的、嘉兴的湖,会于一处。我自杭州来,见西湖,很亲切。
湖南有亭,陶然亭、兰亭、独醒亭、醉翁亭、谪仙亭、沧浪亭、一揽亭、二泉亭、百坡亭、少陵草堂碑亭…… 名亭荟萃。
陶然亭位于东湖南,取意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诗人江藻筑亭,时康熙 34 年,公元 1695 年。当年,江藻任工部郎中。但我喜欢在“江藻”前加“诗人”二字作定语。人这一生,有许多个不同的身份。江藻,在单位是官员、是臣子、是同僚;在家,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在外,是敌人、是朋友、是路人;或者,是诗人、是画家、是歌者;还可以是饮者、是醒者、是醉者。许多个江藻重重地叠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江藻。你、我,皆是。无数个你,无数个我。但我最在意的江藻是一个“诗人”。
百度百科说:“江藻,清朝诗人,兼工诗画。” 因为只有是一诗人,而不是官员,才会想到在此筑一亭,亭上书一匾,匾名曰“陶然”。他为此写诗以记:
“于兹卜筑颇轩敞,风光澄淡景物妍……结构虽微可乘兴,槐眉小署名陶然。”
陶然,是一种很好的状态。晋陶潜诗:“称心而言, 人亦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唐李白说:“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陶然之得,关键是“易足”、关键是“忘机”。
知足,忘机,再“挥兹一觞”,自可得陶然佳境。
拍日落,要沿东湖的湖岸线,慢慢地走。面向落日的方向,挑一个自己喜欢的位置。拍照,有人喜欢正面,
有人喜欢侧面;站位,有人喜欢高处,有人喜欢低处; 背景,有人喜欢简单,有人喜欢繁杂;构图,有人喜欢饱满,有人喜欢散淡。不论何种,喜欢就好。
我喜欢简单。陶然亭北,湖岸线由蒹葭编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三千年了,古老的诗意之上,美好的事情一直在“蒹葭”之上蓬勃生长。江藻继续写《陶然亭》。
“自春徂夏频来此,伫立晴檐还隐几。蒹葭摇曳出人家,鸥鹭蹁跹下池水。”
蒹葭之上,鸥鹭蹁跹,巨大的黄昏,正在缓缓落下。天空,颜色由浅变深,又由深变橙,突然红霞满天。此世间,没有谁,能有落日那么硕大的笔触,把整个天空画满。年少时,我想学西画,画过两次,颜料太贵,学不起。落日却自带颜料,不花钱。画一幅莫奈的,画一幅米勒的,再画一幅清人吴历的《夕阳秋影图》。
以兼葭作地平线,我举起手机,按下快门,再按下, 又按下。前一分钟,后一分钟,每一秒都是一幅不同的图画。我对着湖面拍摄,是另一幅《日落图》。一只野鸭游过,在湖面拉开两条水迹,落霞、微澜,又可作一幅写意画。
《Dusk》,黄昏,是一首治愈心灵的钢琴曲。但若要给陶然亭的日落配一首背景乐,我希望不用钢琴,用古琴,用那些在一弦一柱上颤动的乐音,才符合这个古典的黄昏。
我曾向往沙漠的日落、海洋的日落、草原的日落。现在,我陶然于陶然亭的日落。美好,需要欣赏。无人欣赏,美好,便不成其美好。欣赏美好,需要心情。欣赏日落,需要有等待日头慢慢落下的心情。
现在,我更想要一个古典的黄昏,而不是一个壮丽的日落。
站立湖边,我看那些透明的白发,一根一根,被落日染红。发梢颤动,仿佛神迹。
刘禹锡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多好。黄昏,自有黄昏的美丽。
黄昏,自有黄昏的陶然。
陶然亭上,有江藻手书“陶然”二字的匾额。匾下,是林则徐留下的楹联:
“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
“三径”,语出东汉赵岐《三辅决录》:“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说的是:“东汉蒋诩,哀帝时为兖州刺史,廉正耿直,很有名望。王莽称帝,他称病辞官,用荆棘堵塞正门,不出,隐居。在舍前竹下辟三条小路,只供故人求仲、羊仲交游。”
后,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陶令”,即陶潜、陶渊明,归隐之代表。《归去来辞》有“三径就荒, 松竹犹存”句。今日,国人提起陶潜,即忆起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悠然。耕田、种豆,饮酒、写诗, 悠然,亦陶然。
陶然亭边,是慈悲庵,元代的旧物。听名字就好, “慈悲”:“慈”是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悲”是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与悲伤。唐王摩诘说:“救世多慈悲, 即心无行作。”做一个心怀慈悲的人,在世间行走,此人间,便美好如天堂。
黄昏缓缓落下,夜色缓缓上升。岸边,灯火渐次点亮。天上,星星亦渐次点亮。有人放风筝,很高的风筝。风筝带灯,放飞在半空,摄入相机,好似人间放飞至天上的星辰:
“一闪一闪,亮晶晶。”
梵高的《星空》,自大地升起。此时,天上的,地上的,内心的,头顶的,星空神奇而迷人。
陶然亭上,亦星空灿烂。“三杯不觉已陶然,此身竟到无何有。”若有酒、有诗,更好。江藻说:
“三时眺望尽有得,老树寺门闲徙倚。绿野平泉总莫论,一丘一壑兹焉是。”
水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日落。得一时之陶然, 出南门,缓慢地行走,沿右安门东街往西。慢享陶然之乐, 向着日落的方向。回鸭子桥路。
夜,有梦。梦中,亦陶然,得一偈,录于下,作结语:
“陶然亭上陶然翁,陶然亭下陶然松。等闲上得陶然来,方知陶然不是空。”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图书馆 该文章发表于《首都公共文化》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