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旅微论坛”2024年全市文化馆第一次理论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时间: 2024-05-30 浏览数 223

+1 点赞 0收藏 分享

5月29日,由北京市文化馆主办,密云区文化馆承办,各区文化馆协办的2024年全市文化馆第一次理论研讨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化馆理论调研部主任徐玲带队,北京市15个区16个文化馆的主管领导和理论骨干、《首都公共文化》通讯员及北京市文化馆理论调研部40余人参加。



密云区文化馆副馆长(主持工作)王新敏、副馆长李雪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全程参与调研。调研人员赴密云区溪翁庄镇小镇驿站、斯湾农场、印象云溪民宿等文旅融合特色地点进行调研,参观了密云水库展览馆,随后到密云区文化馆围绕“文化馆(站)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问题与对策”和“文化组织员的队伍现状与未来发展”两个主题展开研讨。



研讨活动由北京市文化馆理论调研部主任徐玲主持,她指出,作为文化馆(站)工作人员,应当自觉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将守正与创新结合起来,开拓视野,扎根基层,交流互鉴,养成学思结合的习惯,严谨踏实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文化和旅游部定于2024年开展“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建设年工作,主要包括丰富开展乡村文化活动、传承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文化创造活力等五大方面。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在乡村振兴中积极作为,发挥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理论骨干康继红介绍了他们将艺术植入乡村改造,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



丰台区文化馆副馆长李娜分享了通过总分馆联动机制推动城乡群众文化均衡发展的经验。



石景山区文化馆理论骨干王春梅介绍了石景山基层文化建设的情况。



顺义区文化馆通讯员丁超总结了他们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成功路径,也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昌平区文化馆文学理论研究部主任王金燕分享了发挥专业优势,对接乡村、助力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大兴区文化馆党支部副书记李晓虹介绍了他们用充满“烟火气”的服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方法。



平谷区文化馆理论骨干刘维薇介绍了金海湖镇以本土特色文化赋能乡村建设的特殊路径。



怀柔区文化馆理论骨干孙彦容从培训工作出发认为助力乡村文化建设要结合群众需求,体现地域特点。



密云区文化馆理论骨干郭强认为应以乡村文化资源为基础,构建以特色文化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密云区溪翁庄镇文化中心主任贺阳阳分享了溪翁庄镇打造“小镇有戏”这一区域特色文旅品牌的先进经验。



燕山文化馆理论骨干胡竞文表达了对文化馆多方面多角度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部主任赵培霞介绍了房山区助推文旅融合的具体做法。



东城区文化馆通讯员马宇晨介绍了东城区文化组织员队伍现状。



西城区文化馆研究创作部主任许欣分享了文化馆牵头提升文化组织员工作能力和社区业余团队艺术水平的办法。



海淀区文化馆理论骨干张婕介绍了本区文化组织员队伍建设情况,也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通州区文化馆理论骨干张凝分享了对基层文化业务干部队伍建设路径的调研结果、思考和建议。



延庆区文化馆理论骨干刘丽丽介绍了延庆区文化组织员队伍建设过程、文化组织员的职责和成效,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首都文旅微论坛”是北京市文化馆组织的理论研讨品牌活动,2023年已成功举办4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调动全市各区文化馆理论研究的积极性,搭建高水平的交流研讨平台,促进各区文化馆之间的业务交流,推动全市文化馆的理论队伍建设。


本次研讨活动中,各区文化馆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充分展现了对乡村文化建设实践的思考。各区代表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调研和主题研讨,交流了经验、获得了启示,未来将继续丰富文化活动,加强沟通合作,融合文旅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本次研讨内容,也是北京市文化馆围绕《群众文化指导员能力评价通用要求》进行课题调研的一部分。该课题是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2023年文化和旅游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唯一入围的文化馆行业标准研制项目,由北京市文化馆主要负责起草。本次调研中北京市文化馆也与各区文化馆就文化组织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交流,下一步将继续开展调研,推进标准的研制工作。



来源:理论调研部